一例痛经、异常子宫出血伴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孕激素长期管理案例
01、病史简介
田某某,34岁,因“经前期出血3月,经期腹痛加重1年”于2024年5月3日就诊于我科。
患者14岁月经初潮,月经6-8天/25-27天,LMP2024年4月26日,5月1日月经结束。患者1年前痛经逐年加重,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2~3分,需布洛芬止痛,痛经时伴腹泻,自行服用中成药无效,无尿频尿急,无性交痛,经量正常,经前期阴道有褐色分泌物持续3个月。G2P2,夫妻同居,有规律性生活,仍有一定的生育意愿。丈夫精液正常。2023年11月因宫颈CINII级,我院行宫颈环形锥切术。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
体温36.3℃;血压110/63mmHg;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
妇科检查:
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少量黄色无异味分泌物;宫颈肥大,术后改变,无举痛;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左侧附件触及一囊性包块,约3cm大小,边界清晰,活动度尚可,无压痛。三合诊:阴道后穹隆未扪及触痛结节。
辅助检查:
妇科超声:子宫前位,大小:6.8cm*4.2cm*3.8cm,宫壁回声均匀,形态规则,轮廓清晰。子宫内膜厚度0.7cm,内膜回声不均匀。左侧附件区2.6cm*2.0cm*2.5cm无回声,形态欠规则,内见细小光点,考虑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能。
肿瘤标记物、血常规、生化全套、凝血功能、D二聚体定量(DDI)均未见异常。AMH 1.56ng/ml。
HPV、TCT:阴性(术后第一次复查)。
诊断:
1.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2.异常子宫出血(AUB)
3.痛经
4.宫颈锥切术后
02、诊治经过
治疗思路:
患者已顺产2胎,有AUB合并痛经,同时有生育需求,并且单侧巧囊约2-3cm,未达到手术指证。地屈孕酮的长期管理可以控制疼痛,调整月经周期,不影响怀孕。
治疗方案:
地屈孕酮10mg bid(经期第5-25天),同时可以自然受孕。3个月后评估。已告知治疗后复查,必要时行宫腔镜检查。
随访:
患者2024年8月3日首次复诊,超声示内膜0.7cm伴回声不均及经前出血,AMH 1.56ng/ml。卵巢囊肿未增大,经前出血症状缓解。
治疗方案:
予继续口服地屈孕酮治疗并随访。地屈孕酮10mg bid(经期第5-25天),3月/疗程。
2024年11月18日二次复诊,HPV、TCT复查阴性,痛经缓解。因患者34岁备孕半年,AMH 1.56ng/ml,建议监测排卵或辅助生殖。调整用药为地屈孕酮10mg bid(经期第15-25天),加服叶酸0.4mg/日。
2025年3月3日三次复诊,超声示左附件区2.6cm*1.3cm*2.1cm无回声(考虑巧囊可能)。维持当前治疗方案,继续备孕。
随访方案:
地屈孕酮10mg bid(经期第15-25天),3月/疗程。